威尼斯入口登录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正文

完善交通体系促湖南全域旅游发展——杨利副教授论学习贯彻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精神


2016年06月17日 00:00  点击:[]

近日,我院杨利副教授在红网发表理论文章《完善交通体系促湖南全域旅游发(http://hn.rednet.cn/c/2016/06/15/4008223.htm),并被湖南省旅游局网站(http://www.hnt.gov.cn/xxgk_71423/gzdt/lyyw/201606/t20160616_3072208.html)、国家旅游局网站全文转载(http://www.cnta.gov.cn/xxfb/xxfb_dfxw/201606/t20160616_774470.shtml) 文章内容如下:

杨利:完善交通体系促湖南全域旅游发展

2016-06-15 10:03:14来源:红网作者:杨利编辑:许敏红网官方微博

全域旅游有利于推动区域特色化发展,促进景区内外协调。因此,发展全域旅游,要注重拓展开放空间,打破地域分割和行政分割,走全方位开放之路,形成开放发展大格局。全域旅游的思维,高速公路、高铁等建设需要在规划之初就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利益的桎梏,与沿线旅游发展、旅游规划一起统筹考量,做到将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。到2020年,湖南省将建成接14个市(州)、人口在20万以上城市的“三纵六横”高速公路主骨架网,形成横亘东西、纵贯南北、连接周边、布局合理的新格局,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,发展全域旅游提供更通畅、更安全、更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。

(2016年,长株潭城际铁路施工现场。)

一、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

加快推进贯通东西、连接南北、区域协作的交通通道建设,完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共同组成的旅游交通运输网络。公路方面加快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项目和出省通道项目,加强同周边省市高速公路连接,打通进出省通道25个,加快高速公路网的完善,提高对县市的覆盖率,继续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,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、覆盖范围和技术标准。加强县乡公路升级改造,完成所有县道和乡道砂路改建。加快乡镇到村公路建设,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水泥(沥青)路。铁路方面,完善铁路网络骨架,加快建设城际快速铁路,建成长株潭城际铁路,建设长沙至益阳、益阳至常德城际铁路。根据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整体要求,做好“3+5”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建设。

(2011年,道贺高速公路通车,该条高速公路联通湖南道县和广西贺州。)

二、构建旅游交通运输体系

坚持统筹规划、有效衔接、一体化发展的原则,以港口机场、公路铁路、城市中心站场等重要节点为重点,加强各种运输方式及其内部各环节的紧密融合,建立与主体交通设施能力相适应的旅客集散和中转系统,实现多种交通方式合理接驳、换乘或转运。重点建设长沙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(节点城市),加快其余市州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。以各城市重要枢纽为节点,完善省际间、市州间、城乡间的高效衔接。按照零距离换乘的要求,加强以铁路、公路客运站、机场和城市中心站场等为主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,完善客运枢纽布局和功能。依托客运枢纽,加强干线铁路、城际轨道、干线公路、机场以及城市轨道交通、地面公共交通、私人交通等不同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,形成城市内外和不同方式之间换乘,提高综合旅游交通枢纽的一体化水平和集散效率。

三、完善城市旅游公共交通体系

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,加快城市交通发展,逐步建成规模合理、网络完善、结构优化、换乘便捷的城市旅游交通系统,满足市民基本出行和生活需求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,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、快速公交系统(BRT)等多种形式的大容量公共交通方式,构建安全可靠、方便快捷、经济适用的公共交通系统。优化公交线网布局,提高公交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,扩大公交服务范围。落实地面公共交通路权优先政策,加快公共交通专用道建设。到“十三五”末,长沙市形成轨道交通网络主骨架,因地制宜发展快速公交系统,初步建成公共汽车专用道网络;市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,结合自身条件,尝试发展轻轨、现代有轨电车等大容量公共交通,加快快速公交系统、公共汽车专用道建设,完善公交接驳系统建设;1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加快完善公共汽车服务网络,提高公交线网的覆盖面和通达深度。增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。推进自行车、步行等交通系统建设,倡导绿色出行。

(2014年,公交车开进长沙望城交口古镇。本文图片来源:红网)

四、构建旅游交通应急保障体系

推进旅游交通科技与信息化建设,加强旅游交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,完善旅游交通科技创新体系,积极推动票务、单证等的联程联网系统建设,推进条码、射频、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,加强运输及管理领域信息化应用水平,初步构建完善的旅游交通信息化网络体系。加快湖南省旅游交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,逐步建立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采集、交换和共享机制,为旅游者提供方便、及时、准确的信息服务。提高应急能力,构建省、市、县旅游交通应急保障机制体系,建立旅游交通运输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,形成跨区域旅游交通应急信息报送和区域联动协调机制。加快旅游安全救助系统建设,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救援成功率。

上一条:在产业融合背景下推进旅游新业态建设——我院研究生姜沣珊论学习贯彻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精神 下一条:学院举行期末考试动员大会

关闭